做慈善,要有公民思维,要有平等之心,是一种人生义务。
公民思维让慈善变得更理性,而不是靠一时的冲动。慈善不是一部分人的事情,不单单是有钱人需要做的事,它是全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去做的事;慈善不是恩赐和施舍,不是靠一点悲悯感动才去做,应尊重受助人的权利和尊严,帮助者和受助者都是平等的。
把慈心善行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平等的对待被受助者,并使之成为公民的一种爱心表达,一种社会责任,一种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我们的慈善业才能够以可持续的状态不间断的发展下去。
成立缘起
- 残疾人总数8500余万
- 听障人士逾 2000万
- 0-6岁的脑瘫患儿达120万
2009年5月17日,中国市长协会推动,中国市长协会女市长分会发起的“女市长爱尔慈善基金”在上海宣告成立。力求通过发挥女市长的影响力,动员政府、社会组织、医疗机构、企业、个人等多方面的力量,支持残障康复事业,唤起全社会关注。
爱尔公益基金会(5A级基金会,社会组织信用评价A级,中基透明指数(FTI)满分A+), 2016年1月,为了更优质地履行使命,广泛地团结社会力量,专业化运作和管理公益慈善项目,中国市长协会与陶斯亮女士共同发起成立北京爱尔公益基金会,以“倡导慈善、扶贫济困、助残助学”为宗旨,在扶贫、助残、助学等多个领域开展公益慈善项目。
播撒爱的种子
- 20+省市 100+区县
- 500+乡镇
- 10000+个村落
- 90000+受助人
- 累计资助价值总额达6亿元
爱尔公益基金会在创会会长陶斯亮女士的引领下,与美国斯达克听力基金会联合发起为期10年的斯达克“世界从此欢声笑语”中国项目,至今已连续实施七年,足迹遍布我国22个省、20个市、上百个区县、500个乡镇、上万个村落,累计捐赠81,367台助听器,成功帮助41,963名贫困听障人士重回有声世界。在执行理事长贾树森先生的倡议与资助下,爱尔公益基金会于2017年6月发起并正式启动了“爱尔向日葵计划——脑瘫儿童救助工程”,截止至2020年底,“爱尔向日葵计划”已落地西藏、新疆、广东、陕西、河南等多个地区,共设立定点医疗机构9家,为2000多名患儿进行义诊,资助395名患儿进行了手术治疗,资助419名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同时,爱尔公益基金会还自主发起为改善偏远贫困地区小学生阅读条件的爱尔图书角,帮助高中学校提升艺术教育的美育进校园,以及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爱尔圆梦”、“爱尔育才”等多个公益项目,至今项目已覆盖北京、宁夏、黑龙江、甘肃、河北、山西、海南、湖北、四川、云南等省的20多个县、市的近15000名学生。
爱尔公益基金会与中国市长协会女市长分会、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联合发起设立“启明星工程“”——孤独症儿童关爱行动,并特邀7名全国孤独症领域学科带头人组建“启明星工程”专家委员会,打造集筛查诊断、康复治疗、融合教育“三维一体”的创新公益模式。项目于2020年8月入围中国公益慈善百强项目。项目自2019年启动至今,共在基金会内部设立“爱尔宜童孤独症关爱基金”、“九九爱尔公益基金”、“爱尔尽忱自闭症儿童关爱基金”;在甘肃和天津分别设立“启明星工程——孤独症儿童康复基地”;为广东省培训孤独症康复师4122名。
爱尔的使命与愿景
爱尔认为,中国“仁义至孝,慈悲为怀,扶危救困,乐善好施”的“善文化”是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稳固基础。
爱尔相信,帮助别人是最大的快乐,慈善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体现。
爱尔执着,坚守心中的完美,关爱身边的一切,为公益积蓄力量,让生命绽放光芒。
爱尔主张,人人参与公益,每个人都建立了“平等,互助,友爱,共享”的现代慈善理念。
爱尔希望,人人怀慈悲之心,行善良之举,让更多人能分享阳光,助更多人能实现梦想。
爱尔提倡,大众参与慈善公益活动,像萤火虫一样投入每个人的力量,聚集光芒,照亮整个世界。